报名流程
- 拨打400电话预约课程/活动
- 来到玩学中心参观我的教室
- 进行实地体验开始玩学之旅
- 专家专业测评选择课程/活动
培养孩子一生受益的好习惯
- 小编导读:
- 作为大班孩子在园的最后一个学期,他们将逐渐进入人生的转折点。天真稚气的孩子仍不知疲倦地玩着各种游戏,小小的世界是满满的欢乐,可是有的家长却发愁了,小小稚童,又如何适应得了规律的小学生活呢?
孩子身上总有一些让大人生气的地方:不爱学习、喜欢打架、懒惰或乱丢东西等,但是别急着生气。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:“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。”教育家陈鹤琴先生也曾说过:“习惯养得好,终生受其益,习惯养不好,终生受其累。”“人类的动作十之八九是习惯,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,所以在幼年时代,应当特别注意习惯的养成。”
所以,家长趁着孩子可塑性强时,帮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、学习习惯才是长久之计!
培养阅读习惯
2~6岁是孩子学语言的关键期,这时应该让孩子多听故事或古诗,平时有空可给孩子读一些简单的图画书。孩子会很喜欢有趣的图画,富有韵味的诗词。经常“品尝”这些精神食粮,孩子慢慢会十分喜爱阅读。
在提倡终身学习的今天,学会自己在书籍里寻找知识尤其重要。小学语文“新大纲”中明确提出:“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,小学六年制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。”幼儿时期养成阅读的习惯,家长又何愁孩子上小学时不喜欢读书。书里丰富的知识、有趣的故事、启迪心智的语言,会使孩子乐在其中,受益无穷。
培养社交习惯
心理学研究表明:孩子在没有学会说话之前,就已经有交往的倾向,看看、摸摸、笑笑……2岁以后,孩子与人的接触更多了,她们基本上能用简单的语言进行交流,特别喜欢和小朋友一起玩。这时候,家长应该经常带孩子到公共场所玩耍,到邻居家串门,给孩子创造与同伴交往的机会。
同伴交往比亲子交往更能促进幼儿学会交往的技能。同伴交往可以让孩子了解别人、理解别人、约束自己、改变自己,使孩子变得更加合群,学会采用建议和请求的方式、而不是以武力的方式对人、对事,交往中的快乐更是不言而喻。因此,培养孩子良好的交往习惯,不但有利于孩子社会性的成长,更有利于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。
培养运动习惯
科学研究证明:早期的体育运动除了促进生长,增强体质,还能有效地发展个体的灵活性、平衡性、柔韧性。从早些年开始,体育考核已成为孩子素质考核中非常重要的一部份。不仅如此,如果在婴幼儿时期,孩子的运动机能打下良好基础,青春期及成年后身体活动就会比较灵巧。无论从幼儿的近期发育,还是长远的发展来看,运动机能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。因此,家长在孩子幼儿期,就应鼓励其多参加各种运动,让每个孩子都拥有健康的体魄、活泼的性格、自信的心理。
培养自主学习习惯
一份心理学研究发现,优秀学生与学习困难学生的差别就在于:优秀学生的元认知策略是指向问题的解决,这对问题的解决有积极的指导作用,而学习困难学生的元认知策略主要是指向对任务难度的评价或态度,如放弃困难。近年来的学习心理学、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:孩子对其学习的自我监控能力是他们学习能力的主要方面,是影响学业成绩的关键因素。
因此,我们需要引导孩子自主学习,包括学习的主动性、积极性和创造性,启发他们开动脑筋,学会提问题、学会思考问题、学会解决问题,让他们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快乐、增强信心,以此提高孩子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,这种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将会伴随孩子走向成功的人生。
父母在孩子的幼儿期就重视教育的全面性,重视幼儿各方面素质的培养,让幼儿养成各种良好的习惯:运动的习惯、交往的习惯、看书、提问、自学的习惯、动手做家务的习惯、生活自理及学习自主的习惯等等,为他们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。
本文由广州早教中心-黄金玩学中心原创编写,转载请注明http://www.4008088181.com/